在中国篮球协会近日举行的一次高层论坛上,协会主席姚明就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,他强调,尽管当前面临挑战,但对中国篮球的长远前景仍充满信心,同时不排除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(CBA)在未来进行扩军的可能性,这一表态引发了体育界和球迷的广泛关注,被视为中国篮球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信号。
姚明在论坛中指出,中国篮球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,需要从基层培养、联赛运营到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,他回顾了近年来CBA在商业化、青少年培训和外援政策上的调整,认为这些举措已初见成效,但还需进一步深化。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体育环境,全球篮球格局在不断演变,中国篮球必须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心态。”姚明说,“信心不是盲目的乐观,而是基于我们对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持续努力,我们有能力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重现辉煌。”

关于CBA扩军的话题,姚明表示,联赛的扩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容量、球队实力平衡和基础设施等因素,CBA拥有20支球队,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,但姚明认为,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商业价值的提升,扩军可以成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挖掘新市场潜力的有效手段。“我们不排除在未来适当时候增加球队数量的可能性,但这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。”他补充道,“扩军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,而是要通过引入新球队,带动更多地区的篮球热情,提升整体联赛的竞争水平。”
这一表态与中国篮球近年来的改革方向一致,自姚明担任协会主席以来,CBA在赛制、转播权和青少年培养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,联赛引入了更灵活的赛程安排,增加了季后赛名额,并加强了与学校的合作,以扩大选材基础,CBA还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了球迷互动体验,使联赛在疫情期间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,姚明强调,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健康、可持续的篮球生态系统,而扩军可能是下一步的重要举措。
专家分析认为,CBA扩军如果实施,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,它可以促进篮球资源向二三线城市倾斜,帮助解决目前联赛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问题,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拥有庞大的球迷基础,但缺乏顶级职业球队,扩军可以填补这一空白,激发当地体育产业活力,新球队的加入可能会引入更多投资,推动场馆建设和青训体系完善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,专家也提醒,扩军需谨慎推进,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球队质量下降或财务风险,历史上,其他职业联赛如美国NBA就曾通过扩军成功拓展市场,但同时也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期。
球迷和俱乐部对姚明的表态反应积极,许多球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扩军可以增加比赛的悬念和观赏性,同时让更多城市拥有自己的“主队”,从而提升归属感,一家俱乐部的负责人透露,CBA内部已开始讨论扩军的潜在标准,例如要求新球队具备稳定的财务基础和青训体系,以确保联赛整体质量。“姚明的信心给了我们很大鼓舞,中国篮球需要这样的长远视野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从国际视角看,CBA的扩军计划也可能提升中国篮球在全球的影响力,随着亚洲篮球竞争的加剧,中国需要通过本土联赛的强化来培养更多国际级球员,姚明在讲话中提到了与FIBA(国际篮球联合会)的合作,表示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并借鉴欧洲联赛的成功经验,他认为,扩军不仅是国内事务,更是中国篮球融入世界潮流的一部分。“我们的目标不是闭门造车,而是通过开放合作,让CBA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联赛。”姚明说。
展望未来,姚明表示,中国篮球协会将继续推进改革,重点包括加强裁判培训、完善球员流动机制以及推动科技在训练中的应用,他特别强调,青训是根基,未来将加大对校园篮球和社区项目的投入,确保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能得到系统培养。“信心源于行动,我们已经在路上。”姚明总结道,“无论扩军与否,中国篮球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。”
这次论坛不仅展现了姚明作为领导者的务实与远见,也为中国篮球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,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,CBA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成为转折点,随着2025年临近,球迷们期待着一个更精彩、更包容的篮球时代到来。



